96針自動洗板機是一種專為酶標板清洗設計的高效實驗室設備,廣泛應用于醫院、疾控中心、科研院校及生物制藥領域,尤其在ELISA實驗中扮演關鍵角色。其核心功能是通過自動化操作,精準去除酶標板微孔中未反應的抗原、抗體及酶標記物,確保實驗結果的準確性與可靠性。
該設備采用96針清洗頭設計,可同時對96孔酶標板進行清洗,大幅提升實驗效率。例如,部分型號每分鐘可清洗兩塊酶標板,且支持單板、雙板或循環清洗模式,靈活適應不同實驗需求。清洗過程中,設備通過正負壓原理控制液體的注入與排出,配合精密的機械結構,確保每孔注液量均勻(CV≤1.5%),殘留量極低(部分型號≤0.01μL),有效減少交叉污染風險。
一、準備階段
環境與電源檢查:
確保儀器放置在平穩、通風良好的臺面上。
連接電源,打開總電源開關。
連接管路:
將清洗液進液管插入裝有緩沖液(如PBST)的試劑瓶中。
將廢液管放入廢液桶內,并確保廢液桶有足夠容量。
檢查所有管路是否通暢、無扭曲或漏氣。
開機預熱:
按下儀器電源按鈕,啟動設備,等待系統自檢完成并進入主界面。
管路填充(s次使用或更換液體后):
在菜單中選擇“灌注管路”或“Prime System”功能,運行程序,將清洗液充滿整個液路系統,排出空氣。
二、參數設置與程序選擇
選擇或新建程序:
進入“程序設置”或“方法編輯”菜單。
可選擇已存儲的標準程序(如“ELISA_3次清洗”),或新建一個程序。
設置清洗參數:
清洗次數:設定清洗循環次數(通常為3-5次)。
注液量:設置每次注入每孔的液體體積(如300μl/孔)。
浸泡時間:設定注液后等待的時間(如30秒),以便充分解離非特異性結合物。
振板時間:設定振蕩混勻時間(如10秒)。
吸液模式:選擇兩點定位吸液或多點吸液,確保殘留量最小。
條帶模式(如適用):若只清洗部分孔或條帶,選擇相應模式。
保存程序(可選):
若為常用程序,可命名并保存至程序庫,方便下次調用。
三、裝載與執行清洗
裝載微孔板:
將待清洗的96孔板平穩放入儀器的板架中,確保板子放正、卡緊。
關閉洗板機上蓋(如有安全罩)。
啟動清洗:
在主界面選擇已設定好的程序,點擊“開始”或“Run”按鈕。
儀器將自動執行:注液→浸泡→振板→吸液→重復循環。
監控過程:
觀察屏幕顯示的運行狀態和剩余時間。
注意是否有報警提示(如缺液、廢液滿、堵塞等),及時處理。
四、清洗后處理
取出微孔板:
清洗完成后,儀器發出提示音。打開上蓋,小心取出微孔板,避免液體濺出。
倒置瀝干:
將微孔板倒置在干凈的吸水紙上,徹d瀝干殘留液體。
五、結束與維護
管路沖洗:
將進液管放入去離子水或蒸餾水中。
運行“沖洗管路”程序2-3次,清除殘留清洗液,防止鹽結晶堵塞管路。
排空廢液:
清空廢液桶,并清潔干凈。
關閉設備:
關閉儀器電源,拔掉電源插頭(長期不用時)。